Library CBCAC Library CBCAC

芝加哥新建華埠圖書館大事記 (作者:趙和平)

转载于:https://chicagochinesenews.wordpress.com/2015/09/18/芝加哥新建華埠圖書館大事記-作者:趙和平/

90年代以來,隨著華人和新移民在芝加哥地區不斷增加,芝加哥華埠及鄰近地區的華人倍增。華埠圖書館的圖書借閱量和使用量,連續多年名列全市各圖書館首位。20多年前租用的1,1000平方英尺的圖書館(2353 S. Wentworth)巳不能滿足目前服務的需要,華埠地區可使用的建館用地和空地越來越少,芝加哥新建華埠圖書館是華埠居民和華埠圖書館及華人社區各團體的迫切願望和要求……………………..

转载于:https://chicagochinesenews.wordpress.com/2015/09/18/芝加哥新建華埠圖書館大事記-作者:趙和平/

90年代以來,隨著華人和新移民在芝加哥地區不斷增加,芝加哥華埠及鄰近地區的華人倍增。華埠圖書館的圖書借閱量和使用量,連續多年名列全市各圖書館首位。20多年前租用的1,1000平方英尺的圖書館(2353 S. Wentworth)巳不能滿足目前服務的需要,華埠地區可使用的建館用地和空地越來越少,芝加哥新建華埠圖書館是華埠居民和華埠圖書館及華人社區各團體的迫切願望和要求……………………..

2007年
美國主流新聞媒體《芝加哥論壇報》發表文章,列舉了芝加哥市的幾個主要問題,其中的一個問題是租用芝加哥華埠圖書館不合理:租金高, 空間小(附了照片);圖書借閱量和使用量名列全市各圖書館前茅的華埠圖書館沒有建新館,應給全市最繁忙的華埠圖書館建新館。首次公開披露原華埠圖書館的年租金是40多萬美元,超過芝加哥市中心(Loop)的商業房屋租金, 是芝加哥市最貴的商業房屋租金。見報後, 華埠圖書館向芝加哥圖書總館負責人專題報告, 引起芝加哥市圖書總館和市政府的重視。

2009年
芝加哥華埠圖書館長陳思,在向芝加哥市政府有關部門反映租用的原華埠圖書館維修問題時,獲悉華埠圖書館租約將到期;由於租金高,維修費用貴,要圖書館考慮新建華埠圖書館;並告訴陳思在芝加哥華埠地區尋找和推薦空地或可拆遷的舊房作為新建館址。華埠圖書館將這一消息即時報告市圖書總館負責人; 並轉告華人社區和團體等, 希望得到支持和幫助, 促使華埠新圖書館建成。華埠圖書館向市圖書總館和市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和推薦了新建館址: 首選是: Archer & Wentworth百佳超市停車場(空地)和百佳市場(拆遷); 置富集團也願意將華諮處對面大塊空地的1/2建新館。這是首次芝加哥市政府和市圖書館內部系統進行的華埠圖書館新館選址。社區熱心人士也推薦了幾個新館址。
12月,華人社區和團體及學校等積極響應並迅速行動。華埠更好團結聯盟邀請區內的學校校長、師生、家長舉行多次的討論會,一致確定新圖書館為社區的首要議題之一,並呈交上千人簽名的請願書送25區區長蘇裡仕,要求新建華埠圖書館。

2010年
1月,興氏、聖德力、希利學校和培德中心寫了超過1,000封信和請願書及問卷調查,在芝加哥公立圖書館的董事會議中作證, 要求新建一座華埠圖書館。華埠社區代表(華埠更好團結聯盟)史業敏等人出席了會議,並表達了對新建華埠圖書館的建議。
社區居民趙xx為了支持社區推動新建華埠圖書館,向華埠更好團結聯盟(史業敏)提供了《芝加哥論壇報》有關華埠圖書館的報導內容,首次在華埠社區公開披露原華埠圖書館的租用金額高的情況,理應建華埠新圖書館。這一重要理由,一直被社區廣泛引用於各聽證會和推動新建華埠圖書館。
3月初,華埠更好團結聯盟聯合華埠興氏、培德、聖德力及華德等學校,在華人基督教聯合會培育中心舉行新建華埠圖書館的迫切性及適合地點的討論會,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華諮處總裁黃羅瑞雄、華商會會長梅施美英及董事李秉樞,以及興氏學校校長Diann Wright、華德學校校長Sharon R. Wilcher及副校長Karen D. Anderson 、培德學校副校長June Gin、聖德力家長委員會代表,以及多位地方學校委員和學生代表共34人出席。主持人史業敏針對華埠圖書館現狀提出報告。與會代表並針對新館興建地點進行討論,選出了25街和永活街交口的州府用地,以及普林斯頓路和24小街的華諮處舊址兩處。
3月16日上午,為推動華埠早日新建圖書館,華埠社區代表二度參與了在海洛華盛頓圖書總館舉行的芝加哥公立圖書館董事會議,華諮處總裁黃羅瑞雄在會中強調新建華埠圖書館的重要性;興氏學校校董會主席June Moy Coutre代表興氏學校逾2,200位家長及學生,表明了對華埠新建圖書館的強烈需求和對安全考慮的高度重視;華埠更好團結聯盟史業敏帶來了華埠培德、聖德力及華德等學校校方及家長的心聲。芝加哥圖書館負責人瑪麗丹辛西(Mary Dempsey)表示,他們會將新建華埠圖書館一事列為優先考慮。
6月7日,華埠更好團結聯盟聯同400多位居民和選區內的民意代表在興氏小學舉行公聽會, 向民選官員爭取在唐人街興建一座新圖書館等。 25區區長蘇裡仕、州參議員亨特( Mattie Hunter)、州眾議員鄧肯(Dunkin)、Golar、Acevedo和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中華會館主席區一平、華商會主席梅施美鍈、中美促進會主席謝祖諒、培德中心主任吳常義、華諮處幹事陳本恩等出席了會議。蘇裡仕(Solis)承諾,會帶領社區人士在未來30天內考察新圖書館的地址,並爭取在明年2月前破土動工, 並表示已經從TIF爭取到5百萬的購地經費。   芝加哥圖書館多次召開內部會議,研究新建華埠圖書館的具體實施方案。
12月初, 芝加哥市圖書館總館長Mary Demsey向市政府社區開發部提交了華埠新圖書館的土地(永活街和亞珠街交界處)使用申請(Acquisition Authority);並提交了TIF( Tax Increment Financing)資金申請, 通過對特定地段增收地產稅,將收入返還用於當地的基礎設施或社會服務,預計能夠增收2,000萬美元,用於建設華埠新圖書館。
12月8日,來自華埠的近200居民和各社團人士,參加在興氏學校召開的第二次大規模社區會議, 聽取各民選官員,包括第25區長蘇禮仕(Danny Solis)、11區區長鮑瑟(James Balcer)、州參議員麥迪‧亨特(Mattie Hunter)、州眾議員肯‧鄧肯(Ken Dunkin)等介紹華埠各主要社區建設項目的進展情況(包括華埠圖書館等) 。蘇禮仕區長介紹了華埠新圖書館的進展情況。來自華商會、中華會館、華諮處、培德中心、譚繼平公園籌備會、伊州移民與難民權益聯盟等組織及部份學校長校也出席了大會。 12月10日,盈泰集團總裁黃思亦、百佳超市停車場土地所有人關其煉,在南華埠禦龍軒餐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有關“盈豐廣場”樓盤計劃。 “盈豐廣場”建築面積為18,000平方尺,共5層,該工程竣工後,可以拿出其中一層,供公共圖書館免費使用兩年。 “聯豐廣場” 銷售處已經成立。
12月14日,芝加哥市社區計劃局在市府召開會議,討論及聆聽公眾有關徵收新建華埠圖書館用地的意見。 25區區長蘇裡仕(Danny Solis)表示,在獲得大多數社區代表支持之下,認可亞珠街和永活街西南方停車場用地,是新建華埠圖書館的首選位置;還報告了蓋樓購地及經費來源的計劃;並指出,新建華埠圖書館一案,接下來的步驟為出價購地,他不排除採用盈泰集團提出的「盈豐廣場」提案的可能性,將圖書館納入其新大樓計劃中。馬靜儀代表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以及興氏小學學校理事會主席梅麗文發言。社區人士華商會董事長黎斌雄、培德中心主任吳常義等出席會議。土地所有人關其煉和黃思亦出席會議,並委託律師在會中報告盈豐廣場的興建計劃,希望能將圖書館納入盈豐廣場中,兼顧商務發展及民眾的需要。
12月27日, 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就有關“稅項增額撥款特區” (TIF),作為新建華埠圖書館計劃經費來源一事提出說明及澄清。
土地擁有者和開發商召開媒體說明會,聲稱雅珠街/永活街的空地(即百佳市場的停車場),計劃建一座集商住的六層公寓樓,名稱是“聯豐廣場” 。
10月,CBCAC 給區長蘇禮仕寫了一封信,表示有條件接受在聯豐廣場四樓設圖書館的計劃。信中提出:希望開發商能及時建成大樓,圖書館能保證足夠面積、直通出口、充分的安全防火設備等。
11月18日,25區區長蘇禮仕在芝加哥華埠廣場強記餐廳舉辦的籌款晚宴上宣佈:其競選承諾的華埠圖書館將予兌現;華埠圖書館新址將坐落Archer 夾Wentworth 西南角(百佳超市停車場);整體項目開發商是中國大陸福州聯豐集團,芝加哥當地的盈泰集團是開發顧問並提供仲介服務;項目預計於明年9月動工,整體設計為10萬平尺,共6層,圖書館位於3樓,1-2層為商舖,4-6層為酒店。   開發商為了從市政府的規劃(zoning)委員會拿到可建六層高樓的許可證,向區長承諾,一定會在這座六層大樓中留出第四層,作為未來新圖書館館址。但芝加哥圖書館並不滿意只佔據大樓中的一層,更希望是一個獨立的圖書館;當時的圖書館總館長(現已離職)表示考慮各方的意見和權衡利弊之後,支持在雅珠街/永活街的三角地段(百佳超市停車場和鄰近空地)建獨立的圖書館。華人社區對圖書館設置在商業大樓中,反對聲也很大,家長們認為:小孩子上下樓不方便,也不安全,而且圖書館底下是購物餐飲,太嘈雜。

2012年
3月22日,芝加哥市政府建築區劃委員會舉行聽證會,在這次聽證會上,華埠百佳超市停車場所在地的區劃(zoning),已從原來的“工業用地”(M1)變更為“商業用地”(B 3-5),為“聯豐廣場”開了綠燈。芝加哥市政府區劃委員會主席、25區區長蘇禮仕(Danny Solis)主持了當日會議。盈泰集團總裁黃思亦(See Wong)出席了聽證會。該工程總投資預期為2,200萬美元,總面積達10萬平方尺。 “聯豐廣場”將是一棟六層高的商業、住宅工程:地下室、1樓至3樓將為餐飲、商場用途,其中地下室將設有美食廣場、超市,並配備扶手電梯; 1至3樓將為小商品零售、餐飲、辦公樓;4樓一層或4至5樓兩層將全部提供給圖書館使用。 5至6樓兩層或6樓,將為公寓住宅。 對於新圖書館場所, “聯豐廣場”開發商提出三個使用方式:1,以優惠的租用價格租借給圖書館使用,租期可達30年;2,市政府方面可以用相當優惠的價格買下圖書館所用地樓層;3,先租後買,開發商均將提供優惠價格。
4月25日,華埠圖書館推動委員會召開會議,芝加哥圖書館副總館長泰莉( Andrea Telli)、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聯豐廣場開發商顧問黃思亦、25區區長蘇禮仕代表史塔特思和約十位委員會成員及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政策專員馬靜儀等社區人士出席了討論會。陳增華強調,各方應盡快協商,讓華埠圖館能早日遷至更大的新館。泰利表示:尊重社區的想法與決定,確認芝加哥市現有77座圖書館中,沒有任何一座位於商業大樓內;她強調,市府傾向購買圖書館用地,而不是租賃。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強調,根據評估,新的華埠圖書館至少要佔地20,000平方呎,才能符合遷館的現實目標。部分出席人士在會中提問,圖書新館位於商業大樓內,又在華埠交通最繁忙路段,是否影響進出學童安全。黃思亦介紹了有關情況,希望有關單位能夠盡快落實資金到位。會議達成「新圖書館使用面積必須超過2萬平方呎」、「加強確保圖書館安全設計」,以及「開發商與市府、區長相關部門應盡快進行建物價格協商」等三大項目的共識。
4月28日,在華諮處大樓再次舉行公聽會,區長代表、發展商、華埠僑社團體與公立學校的校長、家長、芝加哥圖書館副總館長泰莉( Andrea Telli)等出席。開發商聲稱願意撥出四樓,面積約15,000平方呎作為新圖書館,但立即受到社區及學校的反映,表示要以孩子與耆老們的安全為考慮重點。
6月26日,華埠新圖書館社區聽證會,在華人諮詢服務處舉行。芝加哥圖書館副總館長泰莉( Andrea Telli), 芝加哥公立圖書館董事會設施委員會主任祝婭(Julie Zhu),25區區長代表蒙娜斯(Kristine Menas), “聯豐廣場”開發商、盈泰集團總裁黃思亦,以及眾多華埠居民代表,在華埠更好團結聯盟馬靜儀的主持下,就新圖書館計劃進行多方面交流。社區調查問卷的結果: 華埠社區對新圖書館將計劃安排在聯豐廣場大樓內有質疑,特別有關交通安全方面的擔憂。泰莉表示,目前芝加哥市的確沒有將公立圖書館設在商用大樓內部的先例; 祝婭則指出,公立圖書館官方沒有就華埠新圖書館的選址作出最終的決定。黃思亦表示,開發方將為圖書館方面提供租借、購買、先租後買多種選擇,價位將低於目前華埠圖書館的租金水準。
將新圖書館建在商業樓中的方案遭到社區和學校的堅持反對, 芝加哥圖書館也不願意將圖書館置於商業大樓內。開發商的資金沒有到位;想利用建華埠圖書館的資金融資建商業大樓的計劃也落空。聯豐廣場化為泡影, 開發商也不見蹤影。
9月,芝加哥伊曼紐市長提出一系列將利用稅收在芝城近南區開發的建築項目中,包括全新的華埠圖書館。
12月11日,芝加哥市公共建築委員會批准了將在華埠購買三塊空地,用來建造新的圖書館。批准將由市政府購買的三塊土地在
2101-2115 S. Archer Ave.,
2100-2110 S. Wentworth Ave.
和2114 S. Wentworth Ave.

2013
1月8日,芝加哥市委員會( City of Chicago Committee)舉行公開會議,討論包括新建華埠圖書館等市政建設提案。 25區區長蘇禮仕( Danny Solis)、芝加哥圖書館副總館長泰莉( Andrea Teilli)等公開表達市府提案中購買的華埠百佳超市停車場處三片空地,是華埠圖書館的新址;徵地議案得到全體委員們的一致通過。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政策專員馬靜儀,培德中心行政主任吳尚義,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等均出席旁聽了提案會議。
1月17日上午, 芝加哥市議會通過華埠圖書館用地徵收案,將撥款1,500萬元,作為徵收永活街及亞珠街西南隅土地(現百佳超市旁停車場空地),及興建獨棟華埠圖書館的費用。市長伊曼紐和25區區長蘇禮仕等出席了市議會,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專員馬靜儀、華人諮詢服務處總裁黃羅瑞雄、培德中心主任吳常義、芝城華商會行政主任李巧玲、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興氏小學理事會主席梅麗文、唐人街附近一帶公立學校的校長們以及芝市第一分警局警員餘順超等十多人出席旁聽。市政府將出面與地主協商,購買土地用於建造華埠新圖書館,然後由芝加哥公立圖書館進行規劃。
3月中旬, 芝加哥華埠圖書館的興建,交付芝加哥公共建築委員會(Public Building Commission of Chicago)進行藍圖設計。該委員會日前邀請政府、社區、圖書館及建築專業人員開會討論相關細節,希望將華埠圖書館打造成一個貼近社區不同年齡層需要、同時兼顧社區中心及遊客中心的多功能圖書館。會議由芝加哥公共建築委員會執行主任卡波娜姬(Erin Lavin Cabonargi)主持,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等人均應邀與會。陳思表示,華埠即將新建兩層樓現代化圖書館,現已進入計畫設計階段,日前她發出意見調查表,就電腦上網、各類書刊、兒童活動、成人活動、其他服務等不同項目,請社區民眾提供建議。
3月19,芝加哥公立圖書館召開董事月會議。芝加哥公立圖書館館長布萊恩‧班能(Brian Bannon)表示,華埠圖書館從外觀設計到內部設備,都將是一個新挑戰, 大家都對華埠圖書館興建感到興奮; 深入社區,將是芝市圖書館發展的大方向。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等人參與了會議。
芝加哥公立圖書館總館長布萊恩‧班能Brian Bannon要求華埠新圖書館內部設計必須體現高科技和現代最先進理念的設計,並提出了建議;華埠圖書館長陳思等人對新圖書館的適用性設計也提出了建議。華埠圖書館將收集的意見整理歸類後轉送有關部門。華埠圖書館的興建工程,由芝加哥公共建築委員會負責,芝加哥公立圖書館扮演監督角色,預計7月提出建築藍圖,2014年底完工啟用。
4月9日,芝加哥公共樓宇建設局啟動華埠新館評審委員會,委員包括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等人。
8月,特別為華埠圖書館成立的《芝加哥華埠圖書館評選委員會》召開了多次會議,共有10多家建築設計公司的新圖書館設計方案參選。 《芝加哥華埠圖書館評選委員會》成員由芝加哥市政府有部門負責人和芝加哥圖書館副總館長泰莉( Andrea Teilli)及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等人組成。
評選委員會評選出3家建築設計公司的3個新圖書館設計方案進行競標:一是橢圓形鳥巢造型, 全部採用玻璃牆面的兩層樓設計; 二是U形流星造型, 全部採用玻璃牆面的三層樓設計; 三是傳統形樓房造型, 牆面是磚的兩層樓設計。在首次競標會議上,評選委員會成員認真聽取了3家建築設計公司團隊的設計方案介紹, 芝加哥圖書館總館長布萊恩‧班能(Brian Bannon)等人出席。
《芝加哥華埠圖書館評選委員會》成員遵照保密規則進行單獨競標投票(打分制評選)。評選委員會召開了最後評審會議,各成員介紹了他們各自的評選意見,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等人出席。最後,《芝加哥華埠圖書館評選委員會》評選出由Wight/SOM公司團隊負責設計的橢圓形鳥巢造型新圖書館。
9月6日下午,芝加哥市長伊曼紐、25區區長蘇禮仕、市公立圖書館總館長班南、駐芝加哥中領館趙衛平總領事等人及社區代表在新圖書館館址處共同揭幕,向大家宣佈和展示了由《芝加哥華埠圖書館評選委員會》評選出芝加哥華埠新圖書館的設計模型,確定Wight & Company和Skidmore,Owings & Merrill LLP分別作為新圖書館的設計和工程公司。華商會會長陳偉民、華埠更好團結聯盟主席陳增華、華諮處總裁黃羅瑞雄、華聯會主席胡曉軍和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等人出席了活動。新圖書館位於亞珠街夾永活街,即百佳超市停車場及鄰近的空地處。預計投資1,600萬元建新館,將於2015年完工啟用。

2014年
4日17日,在芝加哥華埠新圖館召開會議, 25區區長蘇禮仕說,目前終於解決土地併購的關鍵作業,預計在5月底動工興建,2015年6月份完工啟用。芝加哥市圖書館總館長(Library Commissioner)班能(Brian Bannon)表示,華埠圖書館在芝加哥市立圖書館中,使用率名列前茅,新的華埠圖書館,將以獨立建物方式呈現,在完成土地購併等程式後,就會正式施工。芝加哥公共建築委員會(Public Building Commission)執行長卡本納吉(Erin Lavin Cabonargi)表示,這座橢圓形鳥巢造型新圖書館,是經過特別為華埠圖書館成立的評選委員會選出,她用「絕對前衛的中國色彩」形容這座圖書館設計精神;為了展現華埠文化,圖書館二樓的南面及北面玻璃帷幕,分別刻上「生也有涯」、「知也無涯」的大型中文字樣。
5月13日上午, 芝加哥華埠新圖書館進行破土儀式,由芝市市長伊曼紐、25區區長蘇禮仕、11區區長包歇爾、芝加哥總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中國駐芝加哥中領館副總領事王永、華商會會長陳偉民及多位社區領袖共同主持。市長伊曼紐表示,華埠新圖書館將被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圖書館,注入了中國文化元素,具備了最先進的科技設備、和社區融為一體的多功能、多元化並為社區帶來正面能量;新圖書館設有青少年的多元媒介閱讀室(YOUmedia Space)、無線上網、方便殘障人士之設備等。伊曼紐表示,芝加哥公立圖書館以其數位化服務及硬體空間,在全球評比中名列第三,全美第一; 華埠圖書館是芝加哥市使用率最高的圖書館之一; 他和芝加哥公立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因芝加哥市圖書館的服務受肯定,前往白宮接受第一夫人米雪兒‧歐巴馬的表揚, 頒予“社會革新獎”(Social Innovator Award) 。蘇禮仕形容新的華埠圖書館好比「皇冠上的珍珠」,其多功能的用途,將讓芝加哥中國城榮登全美最佳華埠社區寶座。芝加哥公立圖書館總館長班能表示,華埠圖書館是充滿東方色彩的新館,將是世界級一流的圖書館,成為唐人街的新地標,並全面性的為社區所有的居民服務; 新建圖書館也將是新舊社區的連結。華埠圖書館長陳思在破土儀式仲介紹了華埠圖書館的使用情形以及表達對市長伊曼紐的感謝。華埠團結更好聯盟主席陳增華、華聯會主席胡曉軍等也參與本次活動。
5月19日, 25區蘇禮仕區長、市公共建築委員會(Public Building Commission, PBC)及市圖書館聯合召開座談會,聽取社區關於圖書館建設的反饋。座談會由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主持並任翻譯;市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和市公共建築委員會的米羅(Art Del Muro)詳細介紹了新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和先進的設計等情況。華埠社區代表華諮處總裁黃羅瑞雄、培德中心主任吳常義、華埠更好聯盟主席陳增華、伊州州長高級決策顧問馬靜儀和居民等數十人出席,並對圖書館的設計、功能、服務等提出不少建設性意見。
10月7日上午,市政府文化活動局在華商會舉行的記者會,發布對華埠新圖書館內的公共藝術廣泛徵集創意。市政府文化活動局代表米勒(Wendy Miller)、芝加哥文化聯盟協作展覽經理張玉佳以及負責新館設計的SOM建築設計公司副主管賽梅爾(Adam Semel),在華博會會長梅素蘭、華商會會長譚小平、董事長陳偉民、25區蘇禮仕區長助理李曼雯等陪同下,出席了記者會。將從決賽入圍者中,推薦一位藝術家委託創作,提供2萬美元經費。
10月15日,市政府文化活動局在華埠圖書館召開新圖書館徵集公共藝術競標說明座談會,數十位來自芝加哥當地的藝術家和社區人士參加。座談會由市政府文化活動局代表米勒(Wendy Miller)主持,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負責新館設計的SOM建築師Brian Lee、擔任新館景觀設計的建築師、華諮處董事長黃安立、華博會會長梅素蘭、25區蘇禮仕區長助理李曼雯等出席。

2015
4月18日,芝加哥市藝術家亨格曼(CJ Hungerman)競標成功,為新館進行藝術創作。美洲華裔博物館邀請亨格曼、市文化活動局代表米勒(Wendy Miller)、負責新館設計的SOM建築師Brian Lee、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芝加哥文化展示中心主任張玉佳以及多位社區代表,分享華裔移民的故事,希冀啟發亨格曼之創作靈感。亨格曼首先介紹,他將在競標作品的基礎上,結合與社區討論所獲的心得,增添新的元素,最終創作出兩幅60尺寬、8尺高的大型作品,懸掛於新圖書館內。
6月1日,坐落在芝加哥南華埠永活街的華埠公立圖書館關閉,結束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的服務。
6月至8月,華埠圖書館工作人員進行搬遷準備和新館開門工作。
8月下旬,市有關部門對華埠圖書館建築工程進行最後檢查驗收。
8月20日,芝加哥市長伊曼紐和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等一行人率先參觀了新華埠圖書館。伊曼紐對圖書館獨特的設計和建築贊不絕口。 《芝加哥論壇報》在頭版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芝加哥華埠新圖書館。
隨後,25區區長蘇禮仕等人也參觀了華埠新圖書館。
芝加哥市政府和圖書館總館召開開館典禮籌備會議,決定8月29日舉行華埠新圖書館開館典禮。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向各位佳賓發出了邀請函。
8月29日,全新建造的芝加哥華埠圖書館於上午11:00正式開館,在新建的華埠圖書館大廳舉行了開館典禮,芝加哥市長伊曼紐、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 、25區區長蘇禮仕、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總領事趙衛平以及華裔社區代表共同為新館剪綵。芝加哥市各界人士及新聞媒體、華埠社區各領袖、華埠及附近的5所學校校長、關其煉(女兒代表)和趙和平應邀出席了開館典禮。華埠居民和芝加哥市民共有6,529人參加了開館典禮和參觀及借閱活動。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25區區長蘇禮仕、趙衛平總領事、華裔社區代表、市長伊曼紐在開館典禮上講了話。芝加哥圖書館副總館長泰莉( Andrea Teilli)組織了開館典禮活動。華埠圖書館館長陳思因故無法出席,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在開館典禮講話中讚揚了陳思的領導能力和遠見,為我們今天的新圖書館開館作出了貢獻。華埠圖書館新購置了35萬美元的中英文圖書和光碟,現有4,000本中文書籍。華埠圖書館新館樓高二層,外觀新穎現代,內設最新科技設備,具有華埠獨特的文化;使用面積16,370平方呎,耗資約1910萬元興建;是芝加哥首座結合設計及建築的現代化圖書館,也是美國及世界一流的圖書館。
9月5日,芝加哥華埠新圖書館開館一周(8月29日至9月5日)後,又傳來驚人的喜訊:開館後的多項數據都打破了芝加哥各分館的歷史最高記錄,開創了華埠圖書館的歷史新篇章。開館第一天就有6,529人參觀、借閱及使用圖書館,第一天的借閱量達2,068本;第一天的進館參觀、借閱及使用圖書館的總人數和第一天的借閱量都超過了芝加哥各分館的歷史最高記錄。第一周就有14,445人借閱和使用圖書館,第一周的借閱量達6,651本。第一周的進館借閱和使用圖書館的總人數和第一周的借閱量都超過了芝加哥各分館的歷史週最高記錄和月最高記錄。還有其它多項數據都超過了芝加哥各分館的歷史最高記錄。
後記
我被應邀出席芝加哥華埠圖書館開館典禮,當我被芝加哥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介紹,聆聽他對我親人的讚揚,並迎來包括芝加哥市長伊曼紐和上千人的雷鳴掌聲,我內心無比激動,充滿了對大家的感謝,我不停的謝謝大家。為了表達我的感謝之意,決心將幾年來收集到的有關芝加哥新建華埠圖書館的資料整成《大事記》獻給那些為新建華埠圖書館作出貢獻的人,並載入史冊。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功績,華埠和鄰近地區的居民及子孫後代都不會忘記他們。
我們全家共三代人,在芝加哥華埠及鄰近的華人社區居住和生活了近20年,我們盼望華埠新圖書館, 也盼望了20年,今天終於盼來了。我們是華埠居民,從內心要感謝全體華埠居民和芝加哥華埠圖書館及社區各團體領袖的共同努力爭取。感謝芝加哥市長伊曼紐、芝加哥圖書館總館長班能(Brian Bannon)、芝加哥圖書館副總館長泰莉( Andrea Teilli)、25區區長蘇禮仕、芝加哥市政府和芝加哥圖書館有部門及負責人的大力支持和工作。感謝關其煉和他妹妹,將兩代人移民艱苦創業的血汗成果和基業,慨然讓地給芝加哥市政府建華埠新圖書館,造福華埠居民和子孫後代,華埠圖書館的社區中心以關其煉父母命名:關策勳、胡素霞社區中心,是芝加哥市政府對他們的感謝。感謝芝加哥地區的美國主流新聞媒體和華文新聞媒體及記者們對芝加哥新建華埠圖書館的輿論推動和支持。感謝中國駐芝加哥總領館總領事趙衛平,主動慷慨向芝加哥華埠圖書館表達了贈書意願,為迎接新館開館,總領館向華埠新圖書館贈送了大量中文新書(首批260本巳到達,第二批1萬美元的新書將到達),使我們在美國的華人和華僑深感母國的關懷。
這個《大事記》是芝加哥新建華埠圖書館真實情況的再現。由於收集的範圍和獲得資訊資料有限,有的大事會遺漏,有的時間無法準確考證,難免有不全面或錯誤之處;許多無名英雄和默默付出,也沒有能夠發現,並在《大事記》中表述,請大家諒解。年
(全文完)

(趙和平收集整理)
2015年9月8日於芝加哥

Read More